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尖晶石 [2024/06/23 12:51] – [基本信息] 宝希兰 | 尖晶石 [2024/07/26 17:41] (当前版本) – [颜色] 宝希兰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4: | 行 4: | ||
尖晶石最早知道是用作装饰品,在阿富汗的佛教墓穴中发现。在英格兰发现了蓝色尖晶石,可以追溯到罗马占领时期(公元前51年至公元400年)。 | 尖晶石最早知道是用作装饰品,在阿富汗的佛教墓穴中发现。在英格兰发现了蓝色尖晶石,可以追溯到罗马占领时期(公元前51年至公元400年)。 | ||
+ | |||
+ | <WRAP group centeralign 60%> <WRAP half column> {{: | ||
+ | 裸石 </ | ||
+ | 原石 </ | ||
===== 基本信息 ===== | ===== 基本信息 ===== | ||
行 13: | 行 17: | ||
|解理|不完善| | |解理|不完善| | ||
|断裂|贝壳状,不均匀| | |断裂|贝壳状,不均匀| | ||
- | |硬度|8| | + | |硬度|7.5-8| |
+ | |颜色|无色、红色、粉色、绿色、蓝色、紫色、棕色、黑色| | ||
|光学性质|各向同性| | |光学性质|各向同性| | ||
|折射率|1.712-1.736| | |折射率|1.712-1.736| | ||
行 23: | 行 28: | ||
|生辰石|8月| | |生辰石|8月| | ||
|周年日|22周年| | |周年日|22周年| | ||
- | |||
===== 名字起源 ===== | ===== 名字起源 ===== | ||
+ | 1779年,让.德梅斯特(jean demeste)以拉丁语“spinella”(小刺)命名,暗示了尖晶石尖锐的八面体晶体。 | ||
+ | |||
+ | |||
+ | | 巴拉斯红宝石 | ||
+ | | 绝地武士尖晶石 | ||
+ | | 蓝小妖 | ||
+ | | 钴尖晶 | ||
+ | | 马享盖 | ||
+ | | | ||
+ | | | ||
+ | | | ||
===== 4C ===== | ===== 4C ===== | ||
行 35: | 行 50: | ||
==== 颜色 ==== | ==== 颜色 ==== | ||
+ | 尖晶石的颜色:无色、绿色、蓝色、红色、黑色、粉色、紫色。 | ||
+ | |||
+ | 尖晶石的颜色成因: Cr 3+ - 红色、粉色 Fe 2+ - 蓝色、紫色 Fe 2+ + Co 2+ - 深蓝色 Fe 3+ - 绿色 | ||
+ | |||
+ | {{:: | ||
==== 切工 ==== | ==== 切工 ==== | ||
===== 产地 ===== | ===== 产地 ===== | ||
+ | |||
+ | 宝石级尖晶石的主要产地是缅甸、斯里兰卡、坦桑尼亚、马达加斯加、越南和塔吉克斯坦。 | ||
+ | |||
+ | 泰国(仅黑色)、巴基斯坦、肯尼亚、南非和巴西也有发现。 | ||
+ | |||
+ | ===== 伴生石 ===== | ||
+ | |||
+ | ===== 岩石学 ===== | ||
+ | |||
+ | 岩石中的成分以红色标记 | ||
+ | |||
+ | {{: | ||
===== 合成 ===== | ===== 合成 ===== | ||
+ | |||
+ | 尖晶石通过Verneuil(火焰熔融法)、熔剂熔融法和 Czochralski(提拉)法合成的。 | ||
+ | |||
+ | ==== 火焰熔融法 ==== | ||
+ | |||
+ | 火焰熔融合成尖晶石自1908年开始(在制造合成刚玉时偶然发现),直到1930年才开始商业化销售。 | ||
+ | |||
+ | ==== 熔剂熔化 ==== | ||
+ | |||
+ | 合成尖晶石首次商业化始于1980年,用这个方法可以追溯到1848年法国化学家。 | ||
+ | |||
+ | 自1989年以来,这种合成尖晶石大量出现在市场上。 | ||
+ | |||
+ | ==== 提拉法 ==== | ||
+ | |||
+ | 20007年用提拉法生产了红色~粉红色的合成尖晶石。 | ||
===== 优化处理 ===== | ===== 优化处理 ===== | ||
+ | |||
+ | ==== 填充 ==== | ||
+ | |||
+ | 尖晶石如果表面有裂纹,会用无色油、树脂、玻璃等填充裂纹,降低可见度。 | ||
+ | |||
+ | 各种报告表明,宝石处理师在尝试加热尖晶石。截至2012年,只有一些报告,处理后的大部分变化似乎是由于某些样品的清晰度略有改善。可以通过参考 405 cm -1处拉曼线宽的加宽和荧光中的 R 线宽度来识别加热的尖晶石。 | ||
===== 照片 ===== | ===== 照片 ===== |